今年跨年給自己放了一個三天連假,終於有時間坐下來看電視,卻猛烈放送著磷蝦油廣告,看得頭有點痛,我是不太相信廣告中呈現的夢幻神奇效果,所以我們來談談磷蝦油。
從生態來談磷蝦,記得去年陪孩子去海科館看Imax的鯨豚電影,有一幕藍鯨吃掉磷蝦群,好震撼!藍鯨主要食物是磷蝦,其次是橈足類與小魚,而且藍鯨一天要吃5000kg的磷蝦耶!地球上的磷蝦到底夠不夠鯨魚、企鵝與我們吃啊?目前地球上有超過5億噸的磷蝦,科學家發現近40年來南極的成年磷蝦減少了80%,研究人員爭論是氣候變遷還是商業行為所致,根據科學家的說法,現在人們捕獲的數量只佔現今磷蝦數量的一小部分,離漁業trigger level還很遠,但是英國南極考察隊(BAS)則表示磷蝦捕撈正在加速。磷蝦的生活條件特殊至今無法人工養殖,科學家也發現海洋變暖有助於磷蝦孵化,但是海洋冰層減少也讓磷蝦棲息處減少,或許是磷蝦減少的主要原因。目前南極磷蝦捕撈業必須得到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CCAMLR)的嚴格監督,以保證南極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而海洋之友標章(Friend of the sea)證明水產品來自於可持續性的來源,沒有產品混雜的發生,是負責任漁業的承諾,所以當我們擔心水產品對於海洋資源的破壞時,可在購買時注意是否有標章認證。
磷蝦油產品的主述求有四個成分:omega-3、磷脂質、蝦紅素與膽鹼。Omega-3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由飲食中攝取的必需脂肪酸,一般魚油為TG(三酸甘油酯)型態且EPA:DHA=3:2,也會隨著功能不同而改變,若有心血管保健的訴求則EPA比例提高一些,若有健腦及保健視力的需求則DHA比例較高一些。磷蝦油也是富含omega-3的油脂,EPA:DHA=2:1,而且與磷脂接著,這樣的結構容易被人體的消化系統辨識,更容易進入人體的細胞膜(因為細胞膜以雙層磷脂質作為基質),魚油進入身體裡則需要額外一個步驟,身體必須先分解它才能吸收。蝦紅素(astaxanthin)是一種類胡蘿蔔素,屬強抗氧化物質,因具有親油性與親水性結構,可在細胞膜內外進行抗氧化,亦可穿透腦部血腦屏障與視網膜,提供腦部、神經系統與眼睛抗氧化的功能,磷蝦油是蝦紅素很好的來源,通常1顆500mg的磷蝦油含有0.6-1mg的蝦紅素,市面上蝦紅素產品的廠商建議每日至少4mg以上的蝦紅素以達到最佳效果。膽鹼(choline)能夠促進肝臟功能,幫助脂肪代謝與毒素排出,在腦部有助於記憶以及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磷蝦油中的膽鹼型態為膽鹼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1顆500mg的磷蝦油含有170mg的膽鹼磷脂,而膽鹼含量為13%,換算後為22.1mg的膽鹼,其實膽鹼最豐富的來源是蛋黃,一顆大蛋黃含有116-190mg的膽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