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認知理論包含影響健康行為的心理動態和促進行為改變的方法。社會認知理論主要是以個人(person)、行為(behavior)、環境(environment)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係來解釋人的行為。關於交互作用的本質,社會認知理論是透過個人的五種基本能力來解釋,分別是運用象徵、預知、行為模仿、自律和自我反應,經由這些能力的運作,人們可以驅使、調節及維持其行為。行為是被外在的環境控制,或被內在的意向所影響的一種計畫性行為。而個人因素,例如個人動機和個人態度,以及環境因素如社會壓力、整體社會環境,與行為之間也會互相產生影響。
        健康教育者和行為科學家已經廣泛運用社會認知理論於認知改變的介入、程序及技巧上,藉此增加行為改變的可能。本篇報告將介紹社會認知理論的發展歷史,並解釋社會認知理論中基本概念,再藉由分析案例來說明如何將社會認知理論運用於健康教育方案中。

社會認知理論的起源與歷史

       19世紀時,俄國巴弗洛夫(Ivan Pavlov):提倡「古典制約學習」,將學習時的行為改變,解釋為刺激(S)與反應(R)的聯結。到了1898年,行為學派桑代克(E. L. Throndike) 藉由貓在迷箱實驗提出連結論(Connectionism) 涵蓋三條學習定律:強調刺激-反應的連結會因為練習而加強;若是在預備反應的狀態下產生反應則會感到滿足,否則便感到煩惱(即學習動機的重要性);若反應後得到滿足,則會使刺激-反應增強,反之則減弱。之後斯金納(B. F. Skinner) 以桑代克的理論作為基礎,主張人類學習的主要歷程是一種操作制約的模式,斯金納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於個體的環境所引起發生的,學習者最初在某一特殊環境中的反應是隨機的,但經過某些操作反應之後,因受到選擇性增強而較其他反應佔優勢,但必須留意斯金納的強化原則中負強化(加強某種適當行為)與桑代克的懲罰(制止某種不當行為)有異。
       1962年,班度拉(Albert Bandura) 發表一篇「社會學習與仿效」的文章,提出人藉由觀察與模仿,不需要靠直接的親身經驗照樣可獲得學習(示範作用)。之後班度拉對傳統的學習理論提出許多質疑與批評。因為傳統的學習理論認為,人只能通過嘗試錯誤(trial-and-error)而獲得行為的技能和行為方式,但班杜拉覺得這種看法太偏執於行為反應與結果之間的直接關係,忽略了嘗試錯誤的學習是冗長的,所以班度拉提出重視學習時個體的對於學習的暸解度與本身的自主性(認知論範圍),修正了行為主義。後來,班度拉結合了社會學習的概念,提出社會認知理論,主要是以個人、行為、環境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係來解釋人的行為。

社會認知理論的概念

        社會認知理論中,提出個人特質、個人行為和行為存在的環境處於動態關係,三方面同時互相影響下達到平衡。也就是說行為不單純是環境與個人作用下的結果,之於環境也不是個人與行為造成的結果,而是三者互動之下的影響,所以一個因素的改變可能涉及其他因素,改變原本的整個平衡。下列重要的概念可以明白健康行為與介入方案參考。

環境與情境(Environments and situations)
        環境是個體之外所有能夠影響個體行為的客觀因素,可分為社會環境與物質環境。社會環境是指家人、朋友、同事等,物質環境包括空間大小、溫度感覺和食物的可得性等。當個體自主或被動的投入於某一種特定時空的人、事狀態時,所展現的對應之道稱為情境。所以情境與環境的差別在於情境是個人對於環境的解釋,多了認知部份。

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
        觀察學習又稱作替代經驗,是個人在社會情境中,觀察其他人的行為模式或行為後果,而獲得的間接學習。學習的對象是「楷模(model)」,學習的過程是「模彷(modeling)」,觀察他人行為獎懲後果,因而獲得的增強是「替代性增強(Vicarious reinforcement)」。這個概念可以解釋為什麼同一個家庭成員會有相同的行為模式,因為小孩子觀察父母的生活習慣而從這樣的替代經驗中學習相同行為。

行為能力(Behavior capability)
        如果一個人要做某一行為,必須知道要做什麼及怎麼做,這種對於行為的暸解稱作行為能力。學習與技能最大的不同在於學習不表示可以把事情完成,而能夠把事情完成的技能是經過學習獲得的。

強化作用(Reinforcement)

        強化作用是操作性社會學習論的首要概念。強化是在條件作用之下個體做出某ㄧ行為的結果提高了該行為以後發生之可能性的過程。強化物即為條件,是能引起強化作用的事件或刺激,它可以提高反應發生的機率。強化可以分作不同種類,第一類是正向強化與負向強化:正向強化是給個體一些獎勵或處罰,來鼓勵他繼續或減少做某ㄧ行為;負向強化是指從個體拿走一些獎勵或處罰,使個體減少或增加某ㄧ行為。第二種強化又分為直接強化、替代強化及自我強化,直接強化為操作性條件反射,替代強化如同替代學習,自我強化是由自己支配的積極強化物如良心、收穫感或責任感對於行為的加強作用。第三種強化分類為外部強化和內部強化:外部強化是依賴事件或行為發生的機會,內部強化是依賴個人的經驗或看法造成的強化作用。

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tions)
        預期是行為之前的決定因素,個體從事件中學習某一種行為可能發生的反應來預期當相同的情境發生時結果發生的可能性估計。這種學習的來源可以藉由先前自身曾發生過的經驗及替代經驗中學習,或者是藉由其他人或社會的說服,這種說服性的語言可以使人相信自己具備達成任務所需的能力,用這種方式引起的效能感通常是短暫的,一旦個體面臨失敗,建立起的效能感將被摧毀。個體會透過生理徵兆和情緒反應來判斷自己的能力。譬如個體由於焦慮不安反應而對自我的能力產生懷疑,因此削弱個體的效能感;而平靜的反應則向個體傳達自己具有達成任務所需的能力與技巧,可以激發個人的自信心。

結果期望(Outcome expectancies)
        班度拉稱之為「動機」,指在特定情境要求下,個人對自己執行能力的判斷。至於結果預期與期望的差異,舉例來說,一個人認為規律的運動能獲得健康屬於結果預期,可是卻無法做到規律運動應有的要求則為對於結果的期望。而且行為的短期利益會比長期益處影響更大,一個人知道吸菸會影響健康,但是吸菸可以讓人暫時放鬆、減少焦慮,所以選擇吸煙而不在乎之後的心血管疾病問題。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簡單來說,自我效能是指做完某件事情的「把握」,也就是個體對於自己組織並執行某項行動用以完成某項工作的可能性判斷,是一種主觀判斷而非能力本身,這項判斷會影響個人對行動的選擇、努力於該行動的程度、以及持續該行動的時間長度。對某項工作擁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會令人較主動地參與或進行可以完成該項工作的行動,更努力地進行該項行動,以及長久地持續該項行動。自我效能與結果期望雖然都是主觀判斷,兩著的不同在於自我效能是對於行為的耐受度,而結果期望是針對於行為導致的後果來判斷,不是行為本身。

自我控制(Self-comtrol of performance)
        自我控制即為「自律」是指個體對自身的心理與行為的主動掌握,調整自己的動機與行動,以達到所預定的模式或目標的自我實現過程。它是一種人格特質。

情緒反應(Emotional arousal)
        情緒反應是指對於某一事件的情緒負載。過多的情緒會抑制學習與表現,如太過緊張而無法把事情順利完成。而某些刺激會產生情緒激發與防衛行為,當防衛行為可以有效處理刺激時,便可減少如害怕、緊張、敵視等負面情緒。再面對情緒反應的行為管理分作四種類型:心理防衛(否認、壓抑、昇華)、認知技巧(問題重整)、壓力管理(放鬆、釋放)以及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交互作用(Reciprocal Determinism)
        社會認知理論強調的重點就在個人、環境與行為三方面的交互作用,所以當個人特質、環境或行為改變時,造成情境改變了,必須從新評估行為、環境與個人的關係。某個人長期都是久坐的生活型態且不喜歡運動,他就會避免到健身房或運動場等這些預期可以運動的地方,如果這時候發生了一件戲劇性的事件,他的兄長突然因為心臟病發作而去世,這時候他獲得「久坐不運動的生活可能會引發心臟病」的資訊,決定改變生活習慣開始去運動。某人可能會遇到跟他之前生活型態相同的朋友,迫使他放棄運動,為了避免這種負向壓力,他開始尋找重視運動的新朋友來支持他的新運動行為。這樣的改變有可能會刺激其他久坐生活的朋友開始去運動,改變朋友的運動習慣,認識對運動有興趣的新朋友。所以某人與朋友之間也變成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作用。

納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